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侯凱今天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作了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報告介紹了審計整改工作部署和成效、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審計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后續(xù)工作安排。
報告指出,審計整改成效彰顯“如雷貫耳”要求。截至2023年9月底,《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要求立行立改的問題中有92%已完成整改,要求分階段整改的問題總體進展順利,要求持續(xù)整改的問題制定了措施和計劃。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共整改問題金額9570多億元,制定完善規(guī)章制度1600多項,追責問責2540多人,重大問題整改總體進展順利,解決了一些不利于改革發(fā)展和經濟社會穩(wěn)定的體制機制問題。
報告顯示,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審計整改:中央財政和中央部門通過收回結余資金、調整投資計劃、清理違規(guī)收費等整改1182.22億元,各地通過追繳退回、統(tǒng)籌盤活、補發(fā)待遇、落實政策等整改821.43億元,央企和金融機構通過調整賬目、清收貸款或調整分類、加強投資管理等整改7574.04億元。
報告指出,對尚未完成整改等問題,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已對后續(xù)整改工作作出分類處理、加強追責問責、強化源頭治理等安排。下一步,審計署將持續(xù)加強跟蹤督促檢查,推動整改合規(guī)到位、扎實有效,確保中央政令暢通。(記者蒲曉磊)